欢迎光临山东晨鸣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网站 | 服务热线:0635-7512005 手机:13375619339 |
2024-2025年家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4年家禽养殖业发展现状(一)蛋鸡养殖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2024年在产蛋鸡存栏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归因于养殖盈利的吸引、补栏积极性的高涨以及压栏惜售的影响。 据阳光畜牧网等资料显示,在蛋鸡养殖行业中,在产蛋鸡存栏量遵循着3-4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自2023年起,蛋鸡养殖行业便踏入新一轮周期,目前正处于产能攀升阶段。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约为87亿只,年内平均存栏量约为55亿只,同比大幅增长55%。 鸡苗销量呈现恢复性增长,适龄待淘蛋鸡占比相对有限。综合考虑补栏和出栏因素,存栏量持续攀升。鸡苗销量是影响蛋鸡存栏量的增量因素。2024年1月至10月间新开产的蛋鸡主要来自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的补栏鸡苗,此期间养殖盈利可观,激发了养殖户的补栏热情。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此阶段样本企业鸡苗总销量为43496万羽,同比增幅达到06%。
而淘汰鸡出栏量则从减量的角度对蛋鸡存栏量产生影响。2024年1月至10月间,淘汰鸡样本月均出栏量为236万只,同比大幅增长00%。特别是在1-2月份,进入淘汰期的蛋鸡数量持续增加,叠加了2023年下半年惜售延淘的蛋鸡,以及春节前预期收益的降低,使得养殖户多选择积极出栏,实际出栏量超过了理论值。除了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后养殖户出栏量略有增加外,其他时段由于蛋鸡养殖盈利良好,出栏量整体保持较低水平。从全年来看,上半年的淘汰鸡出栏量通常多于下半年。 (二)白羽肉鸡养殖
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产品种在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该产业的屠宰量达到5亿只,其中山东和辽宁两省为屠宰大省。该产业凭借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低等优势,目前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 回顾历史,我国白羽肉鸡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通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历经近40年的发展与壮大,已跻身全球前三。近年来,国产品种占比持续攀升,2021年通过审定的三大国产品种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到2022年下半年,这些品种正式开始产业化推广应用,目标是在2030年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据统计,2023年我国祖代白羽肉鸡种鸡更新量为128万羽,其中国产品种占比已达42%,展现了国产品种在产业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其他家禽养殖
生猪养殖方面,德康农牧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领先企业,2024年1月至6月出栏生猪4061万头,实现营收07亿元,净利润63亿元。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猪价、黄羽肉鸡价格上涨以及饲料原料价格下调等多重因素。德康农牧通过生猪和家禽板块的协同发展,成功实现了业绩的提升。 在黄鸡养殖方面,德康农牧上半年销售了3984万羽黄鸡,虽然产量略有回调,但平均售价却有所增加。这得益于公司深耕黄鸡市场多年,已形成从优质鸡保种、新品系开发到种鸡苗生产和商品肉鸡养殖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打造的“岭南黄”“御品凤?”“香粤麻”和“德乡”等知名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其中“岭南黄”鸡更是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猪禽双轮驱动的策略让德康农牧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体毛利率达到4%,相比上年同期的-2%有了大幅的提升。据中报披露,报告期内德康农牧在商品猪和商品鸡的平均成本方面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和9%,这进一步证明了公司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再来看蛋鸡存栏与价格情况。2024年蛋鸡存栏量超过12亿羽,处于高位水平。然而,春节过后鸡蛋价格持续下跌,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年均价同比预计将有所下调。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月26日,中国鸡蛋市场平均批发价为31元/斤,较春节前的86元/斤已累计下跌超过11%。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亦指出,第8周春节期间市场流通受阻,节后以清理库存为主,供应压力显现,鸡蛋价格因此持续下滑。根据当前价格与成本推算,未来蛋鸡养殖每只可能出现78元的亏损。 在鸡蛋价格走势方面,各机构普遍持看空态度。银河期货预计,明年鸡蛋在产存栏量将继续攀升,饲料成本对鸡蛋现货价格的支撑作用将减弱,导致鸡蛋现货价格处于低位。长江期货指出,后疫情时代鸡蛋户外消费有所提升,但在存栏恢复的预期下,蛋价高点可能会下调。国投安信期货也对明年蛋价持悲观预期,认为鸡蛋价格的驱动因素主要在供应端和成本端。瑞达期货则认为,由于前期补栏情况较好,上半年产能有望保持高位,供应相对充裕,因此今年蛋价回落幅度可能高于往年同期。不过,随着中秋和国庆的临近,蛋价有望在低位回升,但预计全年蛋价整体水平将低于上年同期。正信期货也提到,2024年二季度,鸡蛋市场将面临新开产增多带来的供应压力,在产蛋鸡存栏量将达到近三年来的高位水平。 从短期来看,2024年第43周,我省鸡蛋价格出现上涨,小幅回升至“10元”区间。这主要是由于阶段性供给趋紧和需求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供给端,近期老母鸡淘汰出栏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蛋率上升带来的压力。需求端,“双十一”商超和电商的补库需求也推动了鸡蛋价格的回升。但展望未来,预计短期鸡蛋价格可能以稳定震荡为主。当前正值季节性消费淡季,加之蔬菜价格回落和猪肉价格持续疲软,终端市场对高价蛋的抵触情绪较高,鸡蛋的替代需求也相对有限。
此外,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11月19日全国鸡蛋平均价格为08元/公斤,价格区间在20元/公斤至20元/公斤之间。
接下来,我们探讨2025年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预测。 从供给角度看,2024年下半年鸡苗销量同比有所提升,8-10月份种鸡企业的种蛋利用率也维持在80%以上高位。因此,预计2025年上半年新开产蛋鸡数量将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养殖单位大多选择在春节前出栏适龄蛋鸡,节后待淘蛋鸡数量有限,这将导致上半年老母鸡出栏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新开产蛋鸡数量的增加与老母鸡出栏量的有限性共同作用,预计2025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将继续增加,并有望突破13亿只。 然而,进入下半年后,在产蛋鸡存栏量或许会缓慢下降。由于上半年鸡蛋供应相对充足,可能会对鸡蛋价格构成利空影响,导致鸡蛋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尽管饲料成本也有望下跌,但养殖盈利可能仍不及业者预期,这将降低养殖单位的补栏积极性,进而导致下半年新开产蛋鸡数量有限。加之养殖单位多选择在中元节及中秋节前集中出栏适龄蛋鸡,老母鸡出栏量或许会有所增加。因此,四季度在产蛋鸡存栏量相较于上半年可能会有所下降,整体处于去产能阶段。但鉴于目前淘汰日龄的普遍延长,去产能速率或许会有所放缓,下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将缓慢降低。
此外,对于白羽肉鸡养殖方面,预计父母代种鸡销量将继续保持高位,2025年白羽肉鸡的供给预计将较为充足。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利润有望出现分化,其中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鸡苗环节的盈利值得看好。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家禽养殖业面临的风险。其中之一便是产业化能力的不足。尽管近年来家禽养殖业在规模和效率上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产业化水平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和投资价值。因此,提升产业化能力将成为未来家禽养殖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中游的家禽养殖环节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这种经营方式不仅导致养殖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小规模养殖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遭遇市场波动或疫病等问题,便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下游方面,家禽产品正朝着深加工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当前深加工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有限。同时,零售批发、商超、电商和餐饮等消费渠道的整合度也较低,导致销售环节成本高昂,进而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综上所述,2025年家禽养殖业投资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便是产业化能力较弱。为降低这一风险,行业各方需共同努力,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价格周期延长也是家禽养殖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之一。由于猪瘟导致生猪损失严重且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家禽肉类在填补猪肉缺口的过程中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价格上涨或高位运行状态。 另一方面,家禽养殖成本的不稳定性也对价格周期产生了影响。饲料价格、人工成本等要素的波动使得家禽养殖成本变得不稳定。例如,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养殖成本。同时,疫病防控和环保投入等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负担,这些成本的上升可能会进一步传导至家禽产品价格上,从而延长了价格周期。 此外,市场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价格周期延长的风险。消费者需求的变动、国际贸易形势的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对家禽产品的供需状况产生影响,进而延长价格周期。 综上所述,价格周期的延长给2025年家禽养殖业投资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对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应对挑战。 (三)人造肉对养殖业的冲击 2025年,人造肉对家禽养殖业构成的冲击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造肉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并且越来越有可能替代真实肉类成为餐桌上的新宠。
人造肉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纯粹的素食产品,以美国beyond meat公司为代表,其主要原材料是大豆,经过工程师的精心研发,已经能够生产出口感和外形与牛肉极为相似的产品,适用于汉堡、牛排等多种烹饪方式;另一类是带有“血色”的人造肉,其典型代表是impossible foods,这类产品仍然以大豆等植物蛋白质为主要食材,但通过提取豆血红蛋白分子加入到人造肉中,使其口感更加接近真实肉类;还有一类是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人造肉,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成本相对较高。 当前,人造肉产业正站在爆发的门槛上。股票市场反应热烈,例如Beyond Meat自上市以来股价飙升了220%,其投资人阵容强大,包括影视巨星莱昂纳多、比尔·盖茨等知名人士;李嘉诚也投资了Impossible Foods。甚至连A股市场也在热炒人造肉概念股。 尽管短期内人造肉对家禽养殖业的直接影响有限,但长远来看,随着人造肉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基因技术培养的人造肉成本逐渐降低,家禽养殖业可能会面临重大挑战。一旦人造肉替代率达到显著水平,例如达到10%,生猪、肉牛等产品的价格可能会大幅下滑,家禽产品价格亦可能受到波及。 综上所述,人造肉对养殖业的冲击是2025年家禽养殖业投资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之一。投资者应当时刻关注人造肉行业的最新动态,以便能够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 上一个新闻:暂无 下一个新闻:三黄鸡 |
版权所有2014-2021 山东晨鸣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莘县莘亭镇工业园 鲁ICP备17037457号
友情链接: